李汀 发表于 [2015-7-17 12:38:39] | 返回上一级浏览6779次 |
本文为蓝天实验室于6月6日组织的关于雾霾的讲座实录,经过讲者李汀(新浪微博 @大脸撑在小胸 )校正。
我今天的讲座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霾是什么?第二,为什么会有霾?第三,雾霾对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第四,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应对它。
一、霾是什么?
在微博上会有很多人@我,问我这个是不是霾,那个是不是霾。
这张图肯定不是霾。
霾跟雾不一样,雾跟空气之间有非常清晰的界线,但是霾是没有的,所以但凡是看见有清晰界线的,很大程度上是光影造成的,而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霾。另外,霾的高度一般是一公里,有些地方会低一点,有些地方会高一点,但是到不了这个高度。
这是瑞典哥德堡机场拍的一个,跟上面那个图挺像的,当然它也不是雾霾。在傍晚或者早晨的时候,在下面有云层的时候,都很容易拍到这样的照片。
我想说的就是,北京的空气质量确实是有很严重的问题,但是不需要用这样的照片来误导大家,这都不是霾。
平时我们总说雾霾,好像雾、霾是一个东西,但是实际上雾和霾是两个东西。现在气象部门也逐渐开始把雾和霾分开来讲。大家如果经常听天气预报的话会听到雾转霾或者霾转雾之类的表述。
雾和霾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相对湿度,雾的相对湿度大于90%,霾的相对湿度小于80%,80%到90%之间就是雾和霾的混合物。理论上来说,雾霾应该是指雾和霾的混合物,但现在我们说雾霾时,通常是默认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霾,另一种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而雾并不是大家强调的重点。
粗略理解的话,雾里面大部分是水汽,而霾里边大部分是污染物。
我们具体来看一下霾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首先第一种是颗粒物。颗粒物按照它的直径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说PM10,PM2.5,PM1.0,然后现在逐渐有了更加小的PM0.1。
从理论上来说,PM10是直径小于等于10,PM2.5是小于等于2.5,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它们都是向下包含的,就是PM10里面是包含PM2.5,PM2.5里面是包含PM1.0的。但是实际上现在绝大部分的APP所说的PM10里面是不包含PM2.5的,所以经常报出来都是PM10的数值比PM2.5还要少,这就说明他肯定是把PM2.5从PM10里面剔除了。这是现在的一个混乱之处,学术界用的是一个标准,大家在平常生活中、一些商业用途的APP中,用的是另外一个标准,这会造成大家有一些混乱。我觉得标准应该尽快的统一起来。
还有一点,PM2.5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都是圆圆的颗粒,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的话,它基本上是各种各样张牙舞爪的形象都会有。
这幅图是2001年到2006年全球PM2.5平均浓度分布图。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我国京津冀一带确实是全世界PM2.5非常严重的地方,可以说是最严重的地方。
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4年城市户外空气污染数据库”中,对全球1550个城市的PM2.5五年平均浓度进行了排名。污染严重的城市中有很多都是中国城市,排在前面的大部分的是河北的城市。近年来济南的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差劲,可以说是空气污染的“后起之秀”。所以现在我们国家在大气污染防治这方面,除了京津冀,也开始逐渐把山东划进来,要和京津冀一起来治理,叫做“京津冀鲁”。
二、霾是如何形成的?
那么,PM2.5都是从哪里来的?
PM2.5有四个来源,分别是移动源,固定源,点源,还有自然源。自然源不是我们考虑的重点。自然源是指,即便没有人类,也没有人类活动,也没有工业活动的话,自然界也会有PM2.5。主要是森林火灾,还有火山喷发带来的一些颗粒物。
另外三个来源都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比如说机动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颗粒物,VOC(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然后还有电厂和工厂排放出来的硫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还有就是加油站和干洗店会排放出一些挥发性的有机物,这些都是它的来源。
那么具体而言,到底什么来源对PM2.5的贡献最大,这一直是网上争议的一个焦点。
首先,PM2.5在清洁时段和在重污染时段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在清洁时段贡献最大的是燃煤,占到45%。然后接下来是生物质燃烧,比如说焚烧秸秆,枯树枝,树叶,还有扬尘。扬尘就是指大型的建筑工地,还有机动车开过路面的时候,会带来的一些扬尘,都算在里面。在清洁时段,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占的比重不是很大,有13%,其它是占到10%。但是在重污染时段的时候,来源就有很大的变化。在重污染时段的时候,机动车的贡献达到了42%,燃煤占28%,工业排放是13%,扬尘12%,其它占5%。
其次,PM2.5的来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样本范围。当你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状况以及不同的污染背景下,来源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些时候老百姓会产生一些误解,觉得好像经常看到新闻都不一样,你今天说这个占多少多少,然后到第二天换一个新闻又变了,到第三天换一个新闻又不一样了,大家就觉得被专家搞乱了,然后就会觉得不可信,觉得没有公信力,觉得专家在信口开河。其实不是这样的,当样本不一样的时候,来源确实是不一样。
比如说在广州,广州贡献最大的是工业,包括电厂,它就跟北京不一样。而像北京这样的城市,机动车的贡献确实是很大。而且它在清洁时段和重污染时段贡献的比例也是不一样的。另外它跟季节有关系,冬季来了以后在北方开始供暖的时候,燃煤的比例会大幅提升,而在夏季的时候燃煤的比例就没有这么大。
这些不是什么阴谋论,这是事实,它的来源就是变化的。
另外,虽然大家现在都聚焦于PM2.5,但是霾里边还有很多其它的东西,有气态污染物,这些东西对人的伤害是跟PM2.5一样大的。比如说二氧化硫,它主要来自于燃煤工业的排放。二氧化硫我们平常听到比较多的就是酸雨,其实它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
在1952年,曾经发生过伦敦杀人雾事件。伦敦本来就有浓雾,这一年的12月5号,伦敦又迎来了一场浓雾。雾气跟它排放出来的污染物混合,没有办法散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人类对污染物没有现在这么敏感,也没有这么深的认识。当时伦敦火车什么都在市里面开,浓烟滚滚的往外排,大家并不认为它有什么问题。到9号的时候,4天时间里面浓度就增强了10倍,能见度降到了5米以内。汽车无法行驶,泰晤士河上的船也无法航行。烟雾进入了莎士比亚剧场,舞台无法看清,因此正在上演的歌剧《茶花女》演到第一幕结束就被迫中止。
这次为什么把它叫做杀人雾?是因为在这四天里面就先后死了4000个人,在随后的2个月时间里面又死了8000个人。如果你本身健康的话可能还好,如果你本身就有一些基础病,比如说呼吸道和心血管有一些疾病的话,还有如果本身抵抗力比较弱的话就很不幸的丧生了。12000个人丧生的悲剧,最终促使英国在1956年的时候出台了空气净化法。
除了硫化物以外还有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的来源是燃煤和机动车的排放。氮氧化物是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东西,因为它排放出来了以后还会跟阳光发生二次光化学反应,然后释放出毒性更大的其它的氮氧化物和臭氧。其它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这些东西之间,又会互相发生反应,所以光化学反应是非常复杂的。到现在为止,人类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它的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
氮氧化物发生光化学反应以后会释放出臭氧,前段时间北京爆发了一次。
过去我们提到臭氧,都是要保护地球臭氧层,防止出现臭氧空洞,很多人意识里边认为臭氧是一个正面角色。当一听说臭氧也是污染物的时候,有很多人觉得很奇怪,我现在来解释一下。
臭氧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现在因为PM2.5报的比较多,大家经常认为只要PM2.5低空气质量就好,PM2.5高空气质量就不好,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衡量空气质量有6种大气污染物都要一起算在里面。PM2.5只是其中的一个,臭氧也是其中的一个。另外还包括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还有一氧化碳。以前我们国家用的衡量空气质量的标准是API,空气污染指数。后来就是把PM2.5和臭氧加在里面,然后变成了AQI。实际上臭氧污染的时候,空气质量的指数也不会好的。
大家应该关注一下臭氧污染,因为臭氧污染对人的身体也是非常不好的。现在有一些家用PM2.5监测仪,实际上只监测了PM2.5,就自动在旁边显示了空气质量。比如监测出PM2.5是50几,就显示空气质量优,这样是很不负责任的。这会让你忽视其它的污染物,比如像臭氧这种东西。
如果雾霾污染的时候,你至少视觉上可以感觉到外面的空气很浑浊,这时候你就会想到我要戴口罩,我不能去户外运动啊。但是臭氧你是看不到的,而且你还会觉得天空很晴朗,因为臭氧污染发生的时候一般都是天很晴的时候。你会觉得我应该多大口呼吸新鲜空气,这是难得的风和日丽的时候,这样的话其实对你的身体会更加不好。所以我想大家以后也应该多关注一下臭氧污染,多关注空气质量中其它的这些污染物,当然也要关注PM2.5。
臭氧有哪些危害?首先是健康危害,它会造成眼睛的灼热和不适,会刺激黏膜,造成呼吸困难,咳嗽,引发哮喘,胸闷,增加呼吸道疾病的危险,然后会增加心理负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加容易受到这样的伤害。
另外,臭氧还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因为它会妨碍光合作用,会造成农作物减产,造成一些材料褪色,照片褪光,轮胎老化等等。英国统计过每年因为臭氧污染造成的材料损失高达1.74到3.45亿英镑。
刚刚我们说的是近地面的臭氧污染。这个近地面大概说的是10到100米左右。那么臭氧作为正面角色是在什么时候呢?是在高空的时候,大概是距离地面1.2到5公里。臭氧层离我们是很远的,NASA拍过一张照片,显示2011年的时候北极上空的臭氧含量已经达到了史上最少。
如果在臭氧层中,臭氧每减少1%,全世界因白内障而引起的失明者就会增加10000到15000人,而且因为它会吸收紫外线,如果失去了臭氧层的这个防护以后,紫外线直接照射会导致皮肤癌,还会增加一些免疫系统的机能减退等等。以前我的老师说过,臭氧是在天成佛,在地成魔。它在近地面的时候是污染物,但是在高空的时候,是保护人类还有动植物的。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以后,南极的很多动物都失明了。所以保护地球的臭氧层和消除近地面的臭氧污染这两者之间是不矛盾的。
我们再回到主线话题——氮氧化物的光化学污染。在1940年到1950年的这个期间,洛杉矶爆发了非常严重的光化学的污染。
我们现在从一开始就知道雾霾污染是哪些污染物造成的。但是当洛杉矶在1943年7月8号,第一次感受到雾霾的时候,很多人不知道这是空气污染,很多人猜测这是日本的生化武器之类的。大家都非常的恐慌。也表现出了芸芸众生相,比如有一些商人很高兴,他们把清洁地方的空气卖到洛杉矶来。
到后来有一个国外的科学家,他认为这个是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光照发生了二次污染,这个结论现在来说基本上已经是大家公认的。但是在当时一出来的时候遭到了非常大的反对,学界也不是很认同。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认为,即便是空气污染的话,也不认为是这么复杂的一个结果,他们认为是焚烧垃圾造成的。因为四十年代的时候洛杉矶就是每家每户都焚烧垃圾,大家每天每家都把垃圾放到自己的楼前面把它烧掉。后来就停止了烧垃圾,但是并没有缓解空气污染。然后这个科学家提出了这个以后,其他的科学家出于科学之间的争论也反对他。还得罪了一些利益集团,比如说石油,汽车工业方面的,中间有很多的曲折,其实这些博弈跟我国现在还挺像的,这叫作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我们下面来说一下霾的形成,霾的形成有两个因素。
第一个是人为因素,就是大气污染物过量排放超过了大气的自净化能力的范围。大气本身有一个环境容量,也就是说在能维持生态平衡,同时不影响人体健康要求阈值的条件下,大气能容纳多少污染物。就是它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能力,这个是它的容量。这个容量取决于周边能输送多少污染物过来,还有本地的扩散能力,本地的人类活动排放出多少,本地的自然活动排放出多少,还有这地方的天气影响,有湿沉降,跟水汽有关系的。还有干沉降,就是PM2.5虽然在空气中可以飘浮很长的时间,但是它终归也是要沉降下来,即便没有水汽它也要沉降下来。所以它会进入到土壤中,当然也不是什么好事,PM2.5中携带的一些重金属的污染物已经开始污染水源和土壤了。这些污染物进入水源和土壤以后会进一步的进入到植物,然后进入到食物链里面去,就可能被人吃了。其实也是非常危险的。
除了人为因素,还有一个就是自然因素。因为实际上每天的大气排放,相差不是特别多,特别是没有进行严格管控的时候,但是并不是每天都有雾霾。所以自然因素对它也有很大的影响。
正常的时候我们头顶上大气的分布是热空气在下面,冷空气在上面。比如你去爬山,爬到山上以后会觉得比较凉快。在这种情况之下,热空气就要上升,它就不断的会扩散上去,然后会形成对流,这时候它会就会把一些城市上空的一些污染物带走。再加上风的话它会把霾吹走。
但是有时候形成了逆温层,暖空气跑到中间去了。它把整个城市像一个罩子一样的罩住,然后污染物没有办法扩散出去,就淤积在空气中,然后就形成了雾霾。
但是,是不是说只要刮风,就能吹走雾霾呢?不一定。北京在刮偏南风的时候是PM2.5最严重的时候,因为形成了周边的输送。
实际上,北京本地控制还是不错的。它基本上都把一些污染的工厂搬到外地去了,限排的力度也是比较大的。但是为什么还是会有雾霾?有些时候无论它怎么控制似乎都没有用,因为有很大程度上是由周边输送带来的。北京旁边,尤其是南部,东南部、西南部,都是污染特别严重的地方,工厂特别多。从2013年的PM2.5的浓度分布图也可以看出来,北边颗粒物的浓度更小。南边,尤其是东南亦庄大兴,是最严重的地方。
有人问过我,这些重污染的地方不是都在西南吗,为什么东南更严重呢?这就要结合地形来看,北京的西南都是山地,还能阻挡一下。东南这边就敞开了,污染物哗哗往里面流。刮南风的时候,污染物从东南吹进来,然后三面都是山,堵住了哪儿也去不了,就淤积在里边。所以北京的这个地形真的是一个比较悲哀的地形,真的不适合扩散。
三、霾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那么,PM2.5对我们的健康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2010年全球前10位导致死亡的风险因素,第一是高血压,第二是吸烟和二手烟,第三是低果蔬类饮食,第四是酗酒,第五是来自固体燃烧的室内空气污染,请大家注意,室内空气污染是排在大气污染之外的。也就是说你哪怕生活在冰岛,生活在瑞典,你天天在房间里面抽烟,或者你天天在房间里搞烹饪不用油烟机,照样是会受影响的。然后就是高空腹血糖,肥胖,接下来就是大气颗粒物污染,这里指的是室外的。
大气污染在全球导致死亡的风险因素中排第八,但是在中国是排第四位,在中国要排的更高一些。2012年的时候,科学杂志发了一个报告,叫《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把室外空气污染,尤其是细颗粒物列为了全球主要的健康风险负担。评估称PM2.5每年导致全球320多万人过早死亡,7400多万人失去了健康的生活。
PM2.5能够深入到肺泡肺里边去,对呼吸活动,生殖活动,心血管活动和血液活动都有非常大的健康负担。而且雾霾对于人的影响,可能不是在当下,不是说一有雾霾立马就会产生影响,可能是滞后7年才显现出来。
当然,这些结论现在来说在机制方面还缺乏一个确定的因素,但是在统计结果上已经足以引起人的重视了。曾经有一位化学博士在微博上跟我争论了很长时间。他说这只是统计结果,没有确定因果关系。这种时候你把这个结果发布出来,这不是吓唬人吗?!
我跟他说,霾对于人体健康的损害,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我们现在只是缺具体的医学方面的机制,但是,是不是一定要等医学机制都研究出来了,我们才能来防治它呢?比如对于戒烟的宣传已经有几十年了,但是吸烟对于人体健康伤害的机制方面确定的证据,是前几年才找到的。那在确定的证据找到之前,我们是不是就不要宣传戒烟了?
我认为这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当我们只是在流行病的统计方面,发现了两个很可能有高相关作用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是先开始治理,还是说我们一定要等到科学拿到确凿病理证据的那一天我们才出来防治?
当然,价值取向没有对错之分,我不是说那位博士就说错了。但以我个人的价值判断来说,我觉得对于一些对社会公众来说风险非常大的东西,承受不起代价的东西,我们是可以未雨绸缪的,可以在没有出现确凿的病理性的机制的情况下,仅仅凭高相关,我们先重视起来。因为等到对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的时候,这是全社会的负担,我相信也是每个人,每个家庭不愿意承受的。
而就算退一万步说,就算雾霾对健康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当然这根本不可能,我只是做个极端假设——那现在控制雾霾对你来说又造成了什么伤害了吗?所以大家可以衡量一下这个成本得失。
另外,我们不要只是纠结于PM2.5的浓度本身。我们真正要看它对人体的伤害的话,还要看它的毒性是不是也增加了。有时候PM2.5的浓度在降低,但是毒性在增加,这对健康的威胁是更大的,这是我们所发表的一项科研成果。
四、如何治理雾霾?
治理雾霾靠什么?我们看看网上大家经常说到的几种治理雾霾的方法:
第一个是人工造风。
天津大学理学院的物理系研究了一种人造可控的龙卷风,它的原理就是搞一个圆筒,在里面产生驱动,产生气旋性的上升,形成人造龙卷风。在城市里放很多圆锥性缸孔装置,如果有雾霾的的话它就会搅动起来,增加大气的流动和扩散。这个方法可行吗?至少现在来看有两点问题,第一,龙卷风一旦造成以后,是否还可控。你造的时候可控,你放出来以后它还可不可控?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驱动龙卷风需要非常多的能源,会产生更多污染。当然,理论上来说我们应该是改变能源结构,而不是说来控制能源。但是在我们尚未改变能源结构的时候,还是应该适当控制一下能源,不然这种不叫治理污染,这叫污染转移。比如北京把电厂建到河北,然后我们自己搞一个这样的东西,把北京的空气置换的比较好,但是因为用了更多的电,让河北更加污染,这是污染转移,没有达到真正治理污染的效果。
第二种办法是说建设城市通风廊道,让城市引入风,引入清新的空气来吹散雾霾。
这其实道理上来说有点不厚道,你引入风,把自己排放出来的污染物吹到别的地方去。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刚刚说过,雾霾发生往往就是静稳天气,扩散条件差,没有风,这个时候污染物才淤积在城市里边,形成雾霾。那既然没有风,你到哪里去引风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当然了,城市通风廊道不是不可以建,我认为它是可以建的。为什么呢?因为通风廊道最初的建设是为了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因为它可以让风吹到城市中来,让城市温度降低一些。但是它在治理雾霾方面的作用恐怕没有大家设想中那么乐观。
第三种办法是静电除霾。
有个荷兰小伙子说给北京政府开一剂良方,把铜线圈埋在城市下面,通电以后形成弱电场,把飘浮的雾霾吸到地上去,方便清理,从空中开辟出一个空气清新的区域。这个办法更不靠谱。有了静电会产生臭氧。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在城市中做一个选择,要么被PM2.5伤害,要么被臭氧伤害,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思路。
说到这里我插叙一句,室内臭氧最大污染源是复印机,复印机平时不用的时候,尽量把它关掉,不要让它处在半待机的状态,远离复印室。
第四种办法是人工降雨或降雪。
首先,人工降雪和降雨要有一定的天气条件,有能降雨的云过来以后,我们才有可能把这个炮弹打到天上去,才有可能促使它降雨或降雪。而雾霾产生的时候往往都是根本没有这些东西的时候,所以人工降雨或降雪在雾霾天气中很难弄。还有一点,人工降雨也好,人工降雪也好,对于雾霾的颗粒来说都太大了。大家想想雨滴、雪滴的颗粒有多大,雾霾的颗粒有多小。当空气中一滴雨掉下来的时候,大家想象中会觉得,雾霾是飘在空中一个小颗粒,然后一大滴雨点掉下来就把它洗刷了,其实并不会这样。雾霾颗粒是会绕流的,它并不会被雨雪洗刷。那为什么平常下雨、下雪以后空气真的清新了?其实主要是因为下雨和下雪的时候往往会伴随着偏北风和冷空气的到来,这时候即使不降雨、降雪,冷空气来了空气也会变得清新。所以如果没有冷空气和偏北风来袭的话,单纯人工降雨和降雪,对PM2.5这么小的颗粒的湿沉降作用是非常小的,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大。
既然上面四种办法都不可行,我们到底要怎么办呢?
归根结底还得限排。
APEC期间北京的空气非常好,但实际上当时还是存在一个浅的逆温层,从气象条件上来说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而且还略微刮了一些南风。只是比较走运的是南风是从渤海湾那边拐过来的,还带来了一些新鲜的空气。
我们找了一个跟APEC期间的天气条件很类似的一个时段,是2014年的10月17号到20号,我们把这两个时段的PM2.5的排放做一个比较,就可以看出来APEC期间比这个对照时段的PM2.5污染小了2.5到3.6倍,所以说限排真的是非常有用,这才是根本的治理之道。APEC期间北京的氮氧化物和VOC浓度减少得非常明显。
问题是,APEC期间的这些限排措施能不能持续下去?我觉得不能。首先那个时候全市都在放假,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所有工厂都关闭,快递三轮也不让进城了。因为是短时行为,大家还能承受,所以并没有对劳动力价格和物价造成明显影响。但大家设想一下,如果北京能把APEC期间的措施坚持一年的话,北京将会变成什么样?
还有,它对周边地区也都进行了限排。这实际上是不公平的。对于一些穷困的地方来说,人们不关心空气质量行不行?生存才是第一位的。我不关心空气质量,我为什么要为了你们北京有更好的空气,我要来把自己的收入降低一大半呢?所以APEC这种严厉的治理方式,能坚持一个礼拜已经是奇迹了。
很多人关心治理雾霾需要多久?那就看你能用多严厉的措施,你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如果你说我不惜一切代价只为治理空气,那你分分钟就能把空气治理好。所有的机动车都不要上街,所有的工厂全部关掉,不仅自己的工厂关掉,连周围河北山东天津的工厂也关掉,那你分分钟就能把空气治理好。但问题是我们能承受这种经济损失吗?
还有,你愿意牺牲多大的生活舒适度?如果说让你有些时候坐地铁,有些时候能打车你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你从今天开始再也不能开车了,再也不能打车了,你永远只能坐公交车或者坐地铁,又有多少人能够接受呢?
所以,空气治理,雾霾治理,归根结底是三种因素的平衡:第一是我们要治理好空气;第二是我们生活舒适度的牺牲,在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第三是对经济的损失也在我们接受的范围之内。雾霾的治理就是在这三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能多快治理就看你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
治理雾霾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问题,甚至也不是一个单纯的管理问题。它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最后,除了配合或者说等待政府来做这些减排的方案以外,我们个人能够做的是什么?
第一是看到没有专用烟道和排放通道的餐饮服务、服装干洗和机动车维修项目的时候进行举报;
第二是自己不焚烧秸秆,树叶、枯草和垃圾,看到有人焚烧的时候进行举报;
第三是看到大型的施工现场如果没有配备洒水装备,抑制扬尘、扬沙的时候进行举报;
第四是如果已经发生了空气污染,那我们就不要去吃什么炭烧火锅,露天烧烤之类的东西;尽量少开车,少打车,多坐地铁和公交车。如果周边农村要还用烧炭取暖的话,应该去买符合国家标准的低硫优质煤;复印机不用的时候要及时关机,尽量的远离复印室;煎炒烹饪的时候注意通风,最后就是不要在室内吸烟。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除了关注PM2.5也关注其它的污染物。因为其它的污染物对人的身体伤害也很大。平常看污染指数的时候,看的全面一点。如果是臭氧污染的话,即便外面风和日丽也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现场问答
听众:其它的工业城市似乎没有汽车限号之类的措施,那他们是怎么治理的空气污染的?难道是说我们现在的排放度远高于他们吗?他们也有重工业啊,那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
答:洛杉矶抗霾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伦敦治理雾霾也是非常漫长的过程,只是说它现在确实治理好了,而我们恰好赶上了这个坎。
任何国家治理雾霾都是限排,只是用哪种方式而已。比如有个国家就不搞限号,因为限号是一个行政命令,会让大家产生心理不适,所以他们依靠提高停车场地的费用,让你觉得去去市里面停个车真的太贵了,我不要开车了。这就是从经济角度,从成本角度来侧面刺激你,不要开车上路。实际上最后寻求的结果都是行驶在城市路上的车变少。有人问为什么东京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去坐公共交通工具,就是因为开车上路成本太高,这时候人自然就会自己来做调节。
至于用哪种政策,就取决于价值判断。比如有些人觉得限号好,限号不分贫富,有钱没钱你今天就是不能上路,除非你有钱到能买两个车上两个号。他们不能接受经济成本这种方式,觉得你有钱就可以上路,没钱我就不能上路了,总觉得不公平。而有些人就觉得收高额停车费好,这样你总归还有个用钱解决问题的空间。
当然,在政策衡量的方面每个人会有不同的观念,有不同的出发点。但是归根结底肯定是要限排。
听众:那他们的工厂呢?
答:他们已经不排放这么多污染,这是个事实。不过我要强调一点,他们国内不排放,不代表他们不使用高排放工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美国前段时间有一个教授发了一篇文章,他说中国的污染都飘到美国去了,但是他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反华,是为了嘲讽美国政府。他意思是说,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把自己的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都搬到那些欠发达的地区去了,然后自己搞的环境很好。你觉得这样是可行的?其实不是,像中国这样的地方,它生产了全世界很多会造成很严重污染的东西,它的雾霾也会飘到美国来的。
现在中国在这种经济高速发展期的时候,确实有很多工厂,不遵守环保的法规。就比如说王跃思老师,他曾经去北京郊外的工厂卧底过,他还发现北京有很多工厂,白天冒白烟,晚上冒黑烟。晚上没人管的时候,它们就偷偷排放。我认为这个确实是政府没有监管好,既然已经立法,还是应该把它执行好,监管好。
|
标签空气污染 PM2.5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