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完成的项目
发现垃圾真相
发表于 [2013-4-16 11:14:41] 返回上一级浏览7369次

 

    2009年,关于城市垃圾如何处理的问题出现了大量的公众事件,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的城市垃圾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由于与公众利益高度相关,公众参与的过程中,把许多专家和学者、政府官员有意无意地分成了派别,持续的派别区分又导致了专家之间的鸿沟和冲突,这鸿沟与冲突发生在专家与专家之间、专家与媒体之间、专家与公众之间。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平和的对话平台,通过日常化的、持续化的垃圾求知,为关心垃圾问题的市民找到穿透垃圾真相的可能性,为公众提供垃圾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的学习平台;而对话和沟通,是知识无障碍流淌的最好方式,持续建设这种发现真相,传播真相的渠道,有利于把社会上所有的智慧和力量能够疏导到有利于困难解决的目标,取代内耗和观望中的能量浪费,给中国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提供更加符合环保需求的方案。

项目背景

       我们已经被垃圾包围了。

       有媒体报道,以北京为例,五环与六环之间的城乡结合部,非正式的垃圾填埋处有400处之多。这些填埋场有的完全露天堆放,有的在污染地下水和空气之后,最终覆土植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城市扩张,正迈着垃圾前进。

       在这些垃圾中,市政垃圾(Municipal Solid Waste)的比重所占众多。我们通常把它称作城市生活垃圾,一般指产生自城市居民、机关、商业、街道清洁和工业的非生产性固体废弃物。经过一些年的积累,城市生活垃圾已经对我国社会发展和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城市管理者们头疼不已。研究者们提出了带有优劣次序之分的垃圾问题对策,其中最优的策略是减少物质使用、避免垃圾的产生,最劣的是末端处置,即把问题转移或留给下一代。排在中间的是资源再利用,包括分类回收、资源再利用、堆肥、厌氧发酵、或能源利用等。

       在过去二十年间,我国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方式主要停留在最劣的末端处理上,对较优的前端措施的重视和投入却很少。究其原因,还是社会整体对垃圾问题的感知不够,因此缺乏行动力所致。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自然会选择投入最少,减量最快的方式,将垃圾转移出管理属地。综合目前的各种情况,焚烧法继填埋法后已成为中国许多城市,包括北京市的首选。但是,从近几年各地此起彼伏的民间反对活动来看,在焚烧垃圾之外,还有许多公认的能够帮助解决垃圾问题的措施没有被充分讨论和践行。

       公众一直处于被蒙蔽的状态,他们缺乏有效的机会去察觉真相,他们缺乏广泛的可能性去研究问题,他们缺乏表达能量的通道把自身的智慧贡献于垃圾处理事业。因此,打通公众与问题之间的阻隔,进而让社会环保能量合理地流动和释放,是环保组织最重要的义务。

       因此,发现真相、传播真相的过程,能激发更多公众全面了解垃圾问题,参与到垃圾解决方案智慧流中;面对真问题,才可能讨论真的解决方案,才可能面对现实,寻找改变垃圾无度增长,无处处理的局面。

行动理念

       没有人能躲得过垃圾——每一个市民都是垃圾的产生者,也都可能是垃圾污染的受害者,城市垃圾管理政策关乎每一个市民的活动和切身利益。市民的意愿是公共政策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城市垃圾管理政策离不开市民的支持和参与。但现代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使许多市民误以为垃圾倒进垃圾桶后问题就解决了,垃圾处理地和转移地与生活场所的分离让许多市民感受不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

       我们相信,唯有拉近市民与垃圾的距离,用多种形式让更多市民了解垃圾,亲身见证垃圾污染,进而主动地参与到垃圾减量、分类和无害化处理的行动中,才能促使政府出台更合理的垃圾管理政策,并更有效地实施这些政策。

主要活动

        一、每两周举办一次室内垃圾讲座。

       邀请在垃圾问题上有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社会各方面人士作为主讲。讲座面向社会公众,任何人都可以参加。每次讲座的时间为三个小时,充分留有时间供与会者讨论。讲座的一般地点为达尔自然求知社的公众教室。

      讲座的参与者多为对环保比较感兴趣的市民、环保志愿者、环保组织的工作人员和媒体朋友,因此讲座的主要效果在于汇聚垃圾研究和实践的专业人士,及相关重要知识和信息,并启发对问题的新思考和解决方案。

      二、每两周举办一次垃圾参观或考察活动。

      组织普通市民走出教室,实地考察垃圾的产生、处理和污染状况。这些考察地点包括垃圾分类示范点、垃圾转运站、堆肥厂、填埋场、焚烧厂、废品收购和资源回收企业等。活动的目的是让参与者直观地了解垃圾的来源和去向,认识垃圾污染给环境造成的危害,思考值得发展的垃圾管理方案和技术。

      三、调查研究资源回收利用环节的状况

      调查北京废品回收中心的资源回收情况,进而跟踪河北文安,山东等地对资源回收后的处理和生产过程,掌握整个资源回收和生产的循环系统。对北京及各城市的富有活力的民营垃圾处理队伍的现状进行长时间调研。

      四、汇总垃圾讲座和垃圾考察的信息,进行再传播。

      通过整理垃圾讲座的内容以及垃圾考察获得的各种信息,包括参与者的反馈,各种文字、声音和影像记录,提炼出对公众最为有价值的信息,并通过适当的形式进行再传播,比如开设相关网站、编撰讲座资料集和考察报告,制做和散发宣传材料等。

       五、组织垃圾问题的宣讲活动

       将讲座和考察活动积累的知识信息整理成系统的宣讲材料,组织合适的人员深入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向更多市民讲解城市垃圾问题的方方面面。宣讲人员可以是讲座中的某些专家,也可以是项目的执行人员。

标签
0条评论
Baidu
map